获习近平主席回信的港澳学校学生走进纪念馆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于2019年和2023年分别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和香港培侨中学的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今天上午,这两所学校以及澳门濠江中学、澳门东南学校近70名学生走进我馆,探寻历史真相,厚植家国情怀。
在仪式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公祭广场,港澳学生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们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这一刻,仪式的庄严感扑面而来,家国情怀在心中激荡。随后,12名师生代表撞响和平大钟,钟声悠远,寄托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视。
学生们在“古城的灾难”广场列队肃立,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献花,缅怀遇难同胞。
香港培侨中学学生李公溥说:“9月3日学校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今天,我在纪念馆参加庄重的仪式,感触很深,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走进史实展探寻历史真相
步入“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幸存者照片墙、镌刻遇难者名字的“铁书”、见证历史的文物……学生们神情凝重,目光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澳门濠江中学学生陈韶君曾通过历史课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此次实地探访让她感触颇深,“纪念馆里的实物、幸存者的真实经历等史料铁证如山,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与过去积贫积弱的面貌截然不同,我们更要珍惜 。”
纪念馆特地邀请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当听到夏媛的外婆夏淑琴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悲惨遭遇时,学生们眉头紧锁,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香港培侨中学教师谭小铭第三次走进纪念馆。她说:“这次听到幸存者后代讲述,学生们把课本上的文字知识与实地看到的文物、听到的故事结合起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也更清晰地认识祖国从苦难走向繁荣的历程。”
学生代表参加“祭忆之声”诵读活动
写下对历史的思考
参观临近尾声,学生们纷纷驻足在和平鸽花语墙前,写下参观感悟。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吾辈自强”…… 每一句质朴的留言,都凝聚着港澳青少年对历史的思考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这面花语墙,也成为他们铭记历史创伤、向往和平未来的生动见证。
澳门东南学校历史教师黄伟伦说:“我上大学时以历史专业学生的身份参观纪念馆。如今,我以教师的身份带学生们前来。回到课堂后,我会继续向学生传递‘有国才有家’的理念,让他们牢牢记住自己的根,明白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紧相连。”
专家授课深度剖析历史
下午,港澳学生与南京学子互动交流。我馆副研究馆员王山峰为苏港澳三地学子讲授《重温历史血火记忆 传承弘扬抗战精神》,带领学生重温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纪念馆向学生们赠送《时间证人》《南京大屠杀》《拉贝日记》青少版等书籍,希望他们在文字中铭记民族历史,肩负起传承历史、守护和平的责任。
此次港澳青少年来宁参加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联盟爱国主义教育交流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爱国爱港爱澳优良传统,主动融入祖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