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一转眼,2月进入尾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许多网友和观众写下心声,只言片语道不尽家国情怀。我们精选了其中一些,与你共鸣。

“一堂对深度求索的历史课”

2月15日,是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立79周年。我们创新运用DeepSeek,向大家普及南京审判的历史知识,为DeepSeek“补上”了历史课。在不断的追问和探寻中,历史细节不断被挖掘、勘误。

“愿玫瑰年年绽放,愿和平岁岁绵长”

2月19日是国际友人辛德贝格的诞辰,我们请DeepSeek写了一封生日信,许多网友看了被深深打动,纷纷留言。

1938年2月21日,“粮食运送大使”麦卡伦写下了《南京难民合唱曲》,为难民带来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网友评论:“勇敢正义的丹麦英雄。”

“他的艺术,深深刻下了民族的印记”

2月1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去世。老人们虽已远去,但他们生前的证言仍然是这段历史最直接有力的证据,承载着无尽的伤痛与血泪。

2月21日,著名雕塑家吴显林逝世,享年82岁。吴显林是我馆《古城的灾难》组合雕塑、《倪翠萍》《彭玉珍》人物铜雕塑等多组标志性雕塑的创作者,他的离去,让艺术界痛失一位以刀凿诠释良知的巨匠,但其镌刻于青铜中的呐喊,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天空。

“我参观了那里,是令人印象深刻和心碎的见证”

2月初春节期间,我们线上推出部分幸存者家庭合影拼图,向海内外网友分享幸存者晚年的幸福生活。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不间断发布馆内活动、观众心声等,获得网友点赞和支持。

网友评论:“我参观了那里,这是日本的罪行,是令人印象深刻和心碎的见证。”

网友评论:“传教士也在那里展出,他们在大屠杀中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