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多年来,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着对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今年3月,我们推出“大思政课”教学活动,将思政课堂与历史课堂相结合,大中小学生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交流、分享参观心得等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近期,来纪念馆参观的学生络绎不绝。今天,来自南京一中初中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的同学们来馆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活动。这些学子此行有哪些收获?一起来看。

初中生边参观边记录,用心感知历史

南京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曾连续7年组织学生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朗诵《和平宣言》。今天上午,南京一中初中部的同学们来馆参观学习,他们佩戴红领巾,表情凝重,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

上初一的王犇在展厅中全程记录,他说:“看到侵华日军残忍屠杀中国同胞的照片时,我仿佛从黑白的照片中感受到同胞们的痛苦;看到外国友人倾力相助的场景,那些照片闪烁着人性光辉。希望世界和平,永远没有战争。”

刘舒和徐海馨从小就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平时一直关注历史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参观前她们还特意上网搜索纪念馆的资料。“一进入纪念馆,我们的心情立即变得沉甸甸的。这份沉重,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悲痛,更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变得沉重,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高中生徒步读城,打牢中国人的底色

今天,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岱山校区和紫荆花路校区的高一全体师生从校园出发,徒步来到纪念馆。师生们徒步读城,体会自然与历史的脉动,与南京这座城市共鸣。

悼念仪式后,师生们走进史实展。“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展品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影像给我带来深深的震撼”……同学们纷纷说道。

16岁男孩舒子言说,在徒步路程中一直和同学们讨论南京的历史,“这堂特殊的历史课,帮助我们打牢作为中国人的底色。我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名主动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善用“大思政课”,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在悼念仪式上,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教师侯月英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说:“学生们来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学好历史,成为真正具有中国底色、世界眼光的人。”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来讲。通过生动、鲜活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历史教师张元喜表示,参观史实展、与幸存者交流、听历史讲座等方式也是上好“大思政课”的重要课堂。

南京一中的一名带队教师说,要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对于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孩子,记住这段历史是必要的。“许多学生说下次还要来参观学习,他们的真情表白,正是参加活动的真实感受。”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