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春节假期接近尾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累计有8.6万观众参观纪念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0%,其中35周岁以下观众占近六成。

蔡美婷 摄

从区域看,来自浙江、山东、江苏的观众最多。此外,海外观众有185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巴基斯坦、美国等地。

青年人是祖国的脊梁。青年人来纪念馆参观,会有哪些感想?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青年观众

00后大学生:“记下历史,以后讲给学生听”

在纪念馆悼念广场,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两名大学生在铜版路上边走边写。男孩告诉小编,他们读师范专业。他说:“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总书记的新年致辞,我看了好几遍,内心深受鼓舞。我们要居安思危,不忘过去的苦难。以后我工作了,要把这段历史讲给学生们听。让他们好好学习。”

俞月花 摄

2004年出生的张宇航和大学同学结伴来纪念馆参观。他特地穿着写有“中国”字样的羽绒服,意在“把祖国放在心上”。他在展厅里几乎看了所有的影像。他说,“以后等我结婚有了孩子,一定要跟孩子讲述这段历史,带孩子再来参观。”

俞月花 摄

观众束女士:“新年,希望为社会创造价值”

观众束女士带着两个弟弟从安徽合肥来到纪念馆参观。她说:“纪念馆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块石头,都见证了过去这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说,‘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现在已走上工作岗位,两个弟弟都还在读书。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工作上更加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希望两个弟弟在学业上能更进一步,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国家做贡献。”

李雪琦 摄

摄影师田羽楠:“用镜头传达生活的真善美”

来自西安的观众田羽楠是一名青年摄影师,参观过程中一直拿着手中的相机拍下展览照片。他说:“我觉得约翰·马吉特别勇敢,1937年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拍下日军暴行,为我们留下历史存证。我要用镜头记录当下现实生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生活的真善美。”

李雪琦 摄

观众仲女士:“看到幸存者照片墙,百感交集”

观众仲女士带着儿子和小侄女前来参观。这是她第二次参观纪念馆。第一次是在2008年,大学刚毕业。她说,“我感觉现在资料更细,图片更丰富。在入口处多了幸存者照片墙,我仔仔细细看了那些照片,真是百感交集。”

俞月花 摄

大学生徐同学:“让记忆永不磨灭,世代传承”

“从刚进入展厅的黑暗、压抑,到走到出口处的明亮、宽阔,感觉自己像是从1937年那段苦难的岁月一路走来,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沉重与遗憾。”杨同学从苏州来到纪念馆参观后说道:“我想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幸存者爷爷奶奶们,希望他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同行的徐同学说:“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让记忆永不磨灭,世世代代传承。”

赵美娜 摄

观众次先生:“这不是旅游,而是一次学习”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次先生第一次来南京,首站行程就安排到纪念馆。他一边参观一边向女儿介绍着展厅里的文物。“我觉着这次出来不是旅游,而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相信孩子们能在纪念馆了解到很多,在历史中感受到很多。”次先生说道。 

李安琪 摄

军人付先生:“做保卫国家的脊梁”

在公祭广场,80后付先生认真地拍摄和平大钟。付先生说,这是每个中国人,尤其中国军人都应该来学习历史、受教育的地方。“我看到了国家民族的苦难。当年国不强军不强,人民受人欺辱,毫无反抗能力。这启示我们这一代军人要有使命担当。我们要给国家提供坚强的后盾,守护好国家的和平,让人民过安宁的生活。”

付先生(左一)和同伴 俞月花 摄

加拿大青年Tao:“我忍不住流泪了” 

Tao是一位加拿大小伙,目前在深圳工作。大年初五,他与女友李佳璇一起来纪念馆参观。Tao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他在加拿大的时候就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他说:“当看到这些真实的照片时,远比书本上更有冲击力,我忍不住流泪了。”李佳璇说:“纪念馆是我们来南京的必来之地,这段历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的。”

赵美娜 摄

留言簿关键词:“祖国越来越强大” 

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尾厅留言区,观众们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参观感言。春节期间,观众写尽19支笔芯,写满3000多页纸留言簿。除以往写的最多的“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外,今年春节留言簿上更多了“我爱中国”“祖国越来越强大”“和平昌盛”“发奋共创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等新年心愿。

青年志愿者

今年春节期间,近60名紫金草志愿者放弃休假,来到纪念馆服务观众。志愿者用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爱国歌曲深入人心,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聆听。

志愿者高珺:“希望让观众置身在爱国情境中” 

春节期间每天上午,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尾厅和平墙前,《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的音乐声循环不断。大家参观结束后,来这里倾听音乐,抚慰心灵。其中,正月初一为小提琴演奏、正月初二为钢琴演奏、正月初三为大提琴演奏、正月初四为小提琴演奏、正月初五为钢琴演奏、正月初六为大提琴演奏。

初六上午,在和平墙前,演奏大提琴的志愿者是金陵中学小学部的青年教师高珺。高老师说,每次来纪念馆演奏都有一种非常敬畏的心情。每次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把感情投入其中。“这是一种使命。我是党员。我想通过演奏把爱国的氛围烘托出来,让观众置身在爱国的情境中。”高老师希望新的一年,家国平安,祖国越来越好。

来自安徽省宿州市通济小学北校区三年级(10)班的朱嫣冉同学安静地听完了整首大提琴演奏。她说,参观结束后,心里很难过,听音乐“想让自己内心平静一下。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